800文学网 book.800wxw.com,最快更新明末称雄 !

    如黄宗羲一样拿到皇家银行贷款的有很多,许多地主们刚缴过欠税,现在又要缴这笔不低的契税,都感觉手头有些紧。

    正在他们心里骂娘的时候,皇家银行各地的分行支行遵照上面的指示,主动的向这些地主缙绅们提供贷款。

    事实上,除了他们,普通的百姓也不需要贷款,因为他们虽然也要换契,但基本上是免税的。

    越有钱的地主,这次出的血越多。

    左都御史倪元路上次刚缴了两万欠税,又补了一万亏空,皇帝给了他一年一万块养廉银,一年还得交个人所得税一千块。

    还没消停几天,家里又来信了。

    得益于如今邮政系统的网络铺开,这封信是通过邮船送进京的,很快送到他手上。看过信后,倪元路直叹气。

    按家中写来的信,他哪怕做为堂堂的左都御史,大九卿之一,一样免不了这笔契税。倪家的田产不少,光地就有两万多亩,加上其它的产业种种。

    这次他们要换契,需要缴纳的契税达到了十万块这个惊人的数字。

    虽然知道这是一笔一次性的税收,也是新朝廷对于天下富户的一笔强征税,可倪元路还是心疼。十万块啊,可以买一两千亩地了。

    可这税不交还不行。

    各地的士子不交这税,就取消科举资格,而官员们若不交这税,那就是罢职免官。倪元路觉得现在这官当的还不错,起码比崇祯时轻松多了。工资翻翻,然后做为京官还拿着双俸,等于涨了四倍。每年还有一万块的养廉银,连兼职都有一份薪水。别提他还有一个爵位,也一样有一份俸禄。

    他还想着过几年,有望进内阁。官居一品呢,哪愿意被罢官。

    可十万块。也确实不少,尤其是不久前还先后拿了三万多出来。

    好在有银行贷款,低息抵押贷款,确实解了眼前之急。倪元路这个时候,也不心疼那些利息了,直接向银行贷了十万,万把块利息忍了。

    天下各地,如黄宗羲和倪元路这样的士绅官员地主们很多。

    皇帝就是要征这笔财产税。就是要向富户地主们开刀,但皇帝这刀子又捏的很准。征的这个税不多不少,偏偏就卡在大家勉强能接受的范围之内。

    再多征一点,大家拿不出钱来交税,且也不会肯交这税。而现在朝廷征的这个数字,大家咬咬牙还是能拿出来的,尤其是皇帝还提供了一个贷款的路子。

    从银行贷款再转过来交这笔契税,利息也不算高。

    不少头脑录活的人,甚至自己有钱也要贷款,就为了拿银行的低息商业贷款。来做自己的经营资本,拿去投资或者直接拿去放贷。

    毕竟如皇家银行这样规模的银行,才会这么低利息。除了皇家银行外。现在还有许多银号、银庄、钱庄、钱铺,甚至是典当铺,钱米铺等等,都做着存贷汇兑业务。

    甚至许多钱庄当铺的本钱,都是来自于银行的贷款,他们经营时的利率当然不可能如银行这么低。朝廷只规定年利不得超过百分之十八,但皇家银行的利率五年的也不过百分之十。

    因此越是短期的拆借,越是小额的借贷,其实利息越高。只不过皇家银行都是办的商业借贷。不做小额借贷,这个空白区正好让那些钱庄当铺等占据了。

    钱庄向银行借贷。比个人借贷利息是要高些的。依然有利可图,商人们哪有嫌钱多的。

    现在皇家银行主动提供这个低息贷款。不受限制,那些人当然心动了。

    于是许多地主商贾们,都从皇家银行大笔贷款,然后再用来投入钱庄当铺等,或者直接放贷,赚取利息差价。

    皇家银行也是早发生了这个问题,不过禀报了皇帝后,刘钧对这种行为却是持支持态度的。反正都是抵押贷款,还全是田产这样的优质抵押资产,皇家银行怕什么呢。

    事实上,如皇家银行这样的大型银行,本身也依然还是有部份中央银行的性质。他凭借着宠大的规模和资金诸备,也是那些钱庄银号的贷款银行。

    这些规模较小的银号钱庄,他们都受帝国银行的管理监督,必须把规定比例的存款数量存进帝国银行,以做担保。而他们吸储的能力并不能皇家银行,因此放贷的资金越发的不足,这个时候就需要从皇家银行借贷。

    而对于皇家银行来说,这也是一种投资,借给这些银号钱庄,利率高,利润自然也高。另一方面,皇家银行只做商业贷款,这些小额贷款交给这些银号钱庄去做,也省了事情,又能从中得到利润,何乐不为。

    不过这也是刘钧最后一支凭借国家强权,从这些富人手中收取重税了。以后,一切都是平等的,依法收税。

    不过这次的契税,也将让朝廷得到一笔庞大的资金。

    审计署做了一个预算,这次的田宅契税将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。

    天下十二亿亩田地,如果除去官田,那么私人的田地也将达到至少七亿的数量。虽然田价有高有低,南方苏松等地,一亩水田可能达到百块,而北方尤其是边疆等地,可能一亩地也就五六块。但就算平均每亩十块,七亿亩也就高达七十亿,百分之八的契税,那也是五亿六千万。

    不过对于百亩田产以下的百姓免税,因此这七亿亩民田,可能最将只有半数左右征税。

    若加上房屋商铺的契约,相当可观了。

    保守估计,可能最终达到三亿块银元左右的样子。

    历史上所谓康乾盛世,最鼎盛的乾坤中期,国库也不过积攒了八千万两银子,折算银元一亿多点。

    而刘钧换一个契约,就收入三亿块。

    这是真正巧取豪夺。

    当年的汉武帝,正是凭借着一招算缗令。才支撑了他对匈奴的持续用兵。

    不过改朝换代,这种财富再分配也是十分正常的。只要把握住了这个度,就不怕出乱子。从另一方面。刘钧也是要用这个告诫所有的缙绅士人商贾地主们,如今是新朝了。谁要敢继续乱来,那他做的了初一,就更做的了十五。

    这么大笔的收入,刘钧也没打算放到库房里发霉。

    取之用民,还得用之于民。

    而朝廷现在很需要钱,不仅是现在的战争不断,国家建立了常备军队,这笔开支将会是每年近亿银元的支出。

    此外。晚明以来,明朝吏治*,各地的江河治理水利维修等都停了许多年,这也导致十年九灾。

    朝廷要拿出银子来修黄河,修淮河,修各地的大河小江,这都是大量的钱粮支出。

    而现在刘钧还有一个需要更多银钱的计划,那就是移民实边。

    朝廷设立了海南省、台湾省、燕北省、漠南省、绥远省,这些地方都还没有几个人,需要迁移大量的人口过去充实。就连辽东辽西,现在也都还是空的,一样需要很多百姓。

    大民人口两亿。但田地却只有十二亿亩,平均一人才六亩地,还有不少省耕地极少,中原已经是相当的饱和了。

    如果不移民,一次大灾荒,就可能造成天启崇祯那样的******,进而无数的流民逃难,再然后就必然是流民叛乱了。

    现在军队打下了大片的疆土,朝廷移民实边。既拓了边,也能减少中原的人口饷和情况。但移民。是需要钱的,需要很多很多的钱。尤其是刘钧野心勃勃。他不打算移十万二十万,也不满足移一百万两百万,刘钧打算向边疆诸省持续性的不断移民,使得每省起码有一千万人口。

    在他的计划中,朝廷以后每年起码要移民五百万以上。

    而要完成这个计划,需要的钱财是海量的。

    不能只是一道迁移令,就把人赶去边疆。

    得做好各种准备,为他们准备好房屋、生产工具、生活物资,还得为他们一路迁移做准备,提供车马粮食等等。

    这样的迁移,将是项大工程。

    也将需要无数钱粮,刘钧坚持要征的这笔契税,其实就是在为这场移民做准备。

    过去几年,台湾移民已经达到了近五百万人口。但这是因为当时中原战乱饥荒等原因,大家无法在中原生活,只要有口饭吃,有点希望,哪怕漂洋过海也愿意。

    加之从福建到台湾,其实也挺近。

    另外台湾气候好,移民过去一边开垦一边就会有收获。但去辽东辽西、燕北、漠南、绥远这些地方,一来遥远,二来那天垦荒艰难,没个两三年,只怕移民都无法自己养活自己,这需要朝廷一直运输粮食工具等物资供给。

    不过不管有多少困难,刘钧还是坚定这个计划。

    人太多了,而地太少,中原承受不了这么多人口。

    历史上,明末战乱,人口减少到几千万,这才让入关的清人发展起来。而现在战乱渐平息,地方慢慢恢复安稳,人口只会增长,不会突然大量的减少。

    刘钧不但打算向北方移民,还打算向西南移民。

    云贵地区,其实就是在明朝才真正成为中原王朝的疆土。在此之前,一直是羁麼州,土著实际控制。唐时的南诏国、吐蕃,宋时的西夏、大理,莫不如此。

    但是中原王朝一代一代的扩充开拓,不断的向西南挤压,也使得对这些地区的实际控制不断加强。

    虽然明朝后来又丢了交趾,丢了辽东,但云贵还是一直牢牢控制着。

    但这些地方依然有很强大的土著,在大明二百余年里,西南的土司也爆发过数次大的叛乱,虽然最终平息,可这些地方土著力量依然强大。

    要如何更有效的控制这些地方?

    在刘钧看来,只有一个最好的办法,那就是移民。不断的移民过去,当汉人的数量达到一定比例,甚至超过土著后,那么就如千百年来一样,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汉人同化这些土著。

    为了这些,刘钧坚定不移的推行着这次的契税收取,谁敢抗税,谁就将被杀一儆百,绝不客气。(未完待续。)

    ps:感谢山青盈、套娃、大猫猫眼诸位的支持,谢谢大家!